吉尔伯特和乔治|以艺术讲述爱情,以爱情讲述艺术
Let’s Never Stop Falling In Love
让我们永远不要停止相爱
艺术,让他们爱情了一辈子
爱情,让他们艺术了一辈子
自1967年他们相识相爱
联手创作第一件艺术作品以来
这对艺术界最著名的同性情侣
再也没有分开过
甚至从不单独出现在公众场合
他们
和英国女王、贝克汉姆、"哈利 · 波特"
一起被列为大英帝国的标志
今天,让我们一起
倾听属于吉尔伯特和乔治的
永远不与世界同谋的
艺术与爱情的传奇
吉尔伯特和乔治(Gilbert&George):英国国宝级艺术组合,后现代主义艺术大师,行为艺术先驱。由艺术家吉尔伯特 · 普勒施(Gilbert Proesch,1943.09.17 —— )(右)和艺术家乔治 · 帕斯莫尔(George Passmore,1942.01.08 ——)(左)组成,他们于1967年在英国圣马丁艺术学校一见钟情,相识相爱,并联手创作了第一件艺术作品《混蛋乔治大便吉尔伯特》,从此以玩世不恭,不羁于世的姿态在艺术界横空出世。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已经成为英国标志性的艺术存在,也成为了享誉国际的艺术大师。
我们是不健康的,淫秽、消沉、愤世嫉俗、恬不知耻、空虚、疲倦、平庸、腐烂、狂妄自大、有理智、自我同情、诚实、成功、勤奋、善于思考、法西斯主义、残暴血腥、爱捉弄人、具有破坏性、野心勃勃、艺术的、宗教的、生动的、该死的、顽固的、变态的,好人。我们是艺术家。
—— 吉尔伯特和乔治
吉尔伯特和乔治处女作《混蛋乔治大便吉尔伯特》
海明威说成为伟大作家的条件是拥有一个不行的童年,或许,艺术家大抵如此,自古“诗家不幸诗名幸”,许多艺术大师都拥有悲惨不幸的一生,由此成为他们无限的创作源泉,才能创作出具有深度的伟大作品。而吉尔伯特和乔治,显然是一个例外,他们在茫茫人间找到了那个身体与灵魂都万分契合的彼此,拥有超过半个世纪的幸福爱情,数十年如一日一次架都没有吵过,直到今天仍旧形影不离,人生的幸福却没有阻挡他们成为世界级的艺术大师,更何况他们把自己本身就活成了艺术。那么,拥有让异性恋都汗颜的爱情,吉尔伯特和乔治是如何创作出了世界级的伟大艺术的,是因为两个坏孩子不甘于平淡生活的并行叛逆?是两个人对生活的洞察力和敏锐捕捉?今天,我们一起来倾听属于吉尔伯特和乔治的不与世界同谋的艺术与爱情的传奇。
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艺术
吉尔伯特1943年出生于意大利的圣马蒂诺,乔治于1942年出生于英国的普利茅茨。在搬到英国之前,吉尔伯特在奥地利和慕尼黑的艺术学校读书。乔治成长在英国的一个单亲家庭,由母亲带大,生活贫苦。他在牛津艺术学校读过书,那时该校是牛津科技学院的一部分,现在变成了牛津布鲁克斯大学。
吉尔伯特和乔治《死亡希望生命恐惧》
1967年,他们一同来到了圣马丁艺术学校学习雕塑。在那里,24岁的吉尔伯特与25岁的乔治相遇。他们后来回忆说,因为只有乔治能听懂吉尔伯特带着浓重意大利东北地区口音的英语,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成了形影不离的“搭档”。
《银色时光之后》,吉尔伯特和乔治,照片油画拼接
吉尔伯特在很多采访中都是到,他们是“一见钟情”,吉尔伯特与乔治发现,他们之间具有惊人的默契,“我们大概知道对方 喜欢和讨厌什么。我们从不讨论,也不争执,想法自然就会浮上来,自有组织和条理。”于是他们决定组成艺术共同体“ 吉尔伯特与乔治”,日后被大家称为“艺术双G二人组”。所谓的G,既是因为吉尔伯特和乔治这两个名字的首字母都是G,也暗指了两人同性恋的身份。
我们两个人对目标有着差不多的方向性,我们从不争吵,也大约知道我们彼此想要什么,所以我们基本上知道自己在走向何方。
—— 吉尔伯特和乔治
他们一见钟情,相伴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
吉尔伯特和乔治在伦敦温暖的家中
与学校里大多数学习艺术的富家子弟不同,这两个小子实在是太穷了,不过,这并不能阻挡这年轻艺术家的创作冲动,吉尔伯特和乔治决定拿自己的身体作为艺术创作的‘材料” ,走出一条崭新的艺术道路,带着自己的音乐和微笑以及对艺术的虔诚出发。这与当时的艺术院校文化氛围迥然不同。
《吐口水》,吉尔伯特和乔治
当时盛行于艺术院校的是一种“艺术精英化”的氛围,不论是艺术家还是正在学习艺术的学生,都认为艺术是非常高端的,常人难以企及的。甚至有艺术家以作品的艰涩为自豪。而对于从乡村走出来的吉尔伯特和乔治来说,艺术在他们内心有着另外一番意义。 “从创作的第一天起, 我们就试图选择一种可与不同人群进行沟通的语言,无论他从何而来,是何教育背景,”吉尔伯特说:“我们从不想创作晦涩难懂的作品, 虽然这是大多数艺术家的想法。我们和普通民众一起,而不是对立;我们不为艺术而艺术,我们只为生活、感觉和思考而艺术。
吉尔伯特和乔治活雕塑
外表温和,性格内敛的吉尔伯特和乔治,此时却显露出他们对于内心的坚持。“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艺术上, 这是个极大的错误。”艺术为人人”(Art For All)由此成为他们最初的艺术理念,他们立志要做所有人都懂的艺术。
“活体雕塑”一举成名
吉尔伯特和乔治在1969年开始了他们的“雕塑”创作。他们将自己作为雕塑对象,肩并肩以固定的姿势站在台子上,一站就是8个小时。他们称这种雕塑为“活体雕塑”(Living Sculptures)。 1970年,他们的“活体雕塑”作品“唱歌的雕塑”(The Singing Sculp-ture)第一次在奈杰尔 · 格林伍德画廊(Nigel Greenwood Gal-lery)展出。展出时,吉尔伯特和乔治身穿老式西装,将手和脸都涂满了金属粉末,表情严肃地站在台上,伴随着老旧留声机播放的歌曲《在拱廊下》(Underneath theArches), 僵硬而缓慢地舞动四肢。这便是他们的创作。他们是雕塑的创作者,也是雕塑的主体,作品与作者合而为一,生活与艺术也就此聚合为一体。
吉尔伯特和乔治,活体雕塑《唱歌的雕塑 · 在拱廊下 》,1970 .
从那以后,人们知道吉尔伯特和乔治总是一起起床、早餐、行走、阅读、思考、娱乐、发呆、旅行、喃喃自语,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作品的一部分。 他们试图以“活体雕塑”的形式,体现他们的艺不理念:“生活即是艺术”。
《大屠杀》,吉尔伯特和乔治,2008
“活体雕塑”不但使吉尔伯特和乔治一举成名,也使他们成为“行为艺术”(Perfomane Art)的先驱。在之后的一年多里,两人被邀请到处做表演。艺术创作被认可固然让人喜悦,可是无休止的演出邀请就要将他们变成“表演艺术家”,吉尔伯特和乔治也意识到,“雕塑”这个形式,也在某种程度上局限了他们的艺术,同时也间离了艺术与大众的关系。于是吉尔伯特和乔治停止了“活体雕塑” 的创作,转而将创作重心放在更容易令大众感到共鸣的平面艺术品。他们将后来的艺术称为“艺术家与图片”(artists andpitures)。
拿粪便和尿液做作品
我们当然是活在体制外,我们希望自己保持置身事外的态度,不希望成为体制的一部分, 我们想要独立和自由,置身事外要简单很多,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一切。 我们在公众中得到认可,但当权者还是对我们有意见。
—— 吉尔伯特和乔治
1971年开始,摄影变成了吉尔伯特和乔治首选的创作方式。一方面,他们将活体雕塑的概念引入到图片中来。另一方面,他们开始尝试用更多的方式来处理图片,构成他们独特的艺术表达,通过组合、拼接、镜像、染色、无限复制等等方法,来创作“纸上作品”。吉尔伯特和乔治1973年完成的作品《致女王陛下》( Toher Majesty )即是以黑白图片剪切复制的方式构成,作品在后来的2008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取得了370万美元的高价。
吉尔伯特和乔治《致女王陛下》,摄影,1973. 2008年伦敦佳士得拍卖会,成交价376万美元。位列世界最贵摄影作品第三名。
随着这一系列作品由最初的黑白 ,逐渐转为越来越艳丽的颜色,作品承载的内容也由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转而表达更为丰富、更为严肃的内涵。死亡、生存、宗教、时间、希望、恐惧、性、激情等等都成为他们的创作主题。
《死亡、希望、恐惧、生活》 ,吉尔伯特和乔治,这幅四联画凸显着他们对于时代亚文化的思考。
1976年,吉尔伯特和乔治创作了《Mental 2》,这个在英文中除了心智、精神,在英国口语中亦有发疯之意的单词,似乎在暗示城市文明、宗教的压力以及看似美丽的环境给世人所带来的精神压迫。为了赢得周遭的一切以及日渐狭小的生存空间, 我们的精神不得不被悬于一线,濒临疯狂的边缘。而在1977年创作的“脏话图像(TheDtyWordsPirtures)”系列中, “去他妈的(Fuck) ”,“屌” (Cunt)这些词非常醒目地出现在吉尔伯特和乔治的画作中,甚至连性器官和性交场是都有。
吉尔伯特和乔治大型展览现场
此后的吉尔伯特和乔治,创作作品陆续涉及宗教禁忌、种族主义、犯罪、同性恋、艾滋病等问题,并从90年代中期开始受到更多来自艺术圈以外的关注。他们在这段时间里尝试使用各种裸体、粪便、尿和精液图像创作了一系列毫不舒缓,极度刺目的作品。可想而知,这些作品立刻招来了一片卫道土的指责和抗议。不知道吉尔伯特和乔治的回应是否可以稍微安抚那些因此感到不适的人们:“我们本来基本上就是由粪便所组成的。它本来就是我们的养分,属于我们的一部分,而我们只是把这个东西用正面的方式展示出来。”他们还告诉公众,如果用显微镜放大观看,会发现体液中有极为精致规则的漂亮图案,甚至在尿液组织里,还有的图案类似“手枪、鲜花、十字架和皇冠”。 他们利用这些图案作为创作素材,是在“以自己特有的道德挑战观众”, 试图冲破一切社会礼仪和尊严的束缚,挑战艺术中“可接受”的底线。
年轻时他们一无所有,却做出了全世界最棒的艺术。
但在这些变化中,吉尔伯特和乔治仍然在扮演着那个“活体雕塑”。无论背景如何绚丽,图案如何繁复,气氛如何喧闹,他们俩永远是面无表情,似两尊石像。不同的是,年轻时总是穿着老式西装,故作老成模样的吉尔伯特和乔治,在年纪渐长之后,却开始将自己的裸体毫不避讳地用在画作中,展示于公众面前。
在最近的次访谈中,吉尔伯特和乔治被问及“世界改变了, 你们也有改变吗?”乔治回答说:“我们也是普通人, 也会变老,就像树木的生长过程。, ”吉尔伯特接着说: “但这些年来,我们都变自由了。年轻时,我们会顾虑,现在更看得开、更豁达,不会再紧张。”
吉尔伯特和乔治在伦敦寓所前
真正理解并表达出伦敦的孤独
也许从半个世纪前叛离学院派开始,吉尔伯特和乔治就获得了一种自由,创作上和身份上的自由。时至今日,他们的艺术已经如此成功,却仍然不被学院派认可。但当代艺术界却被他们的魅力征服。除了在1986年获得英国当代艺术奖特纳奖,吉尔伯特和乔治还从1972年起连续参加三届德国文献大展,1978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1984年作品登陆纽约古根汉姆美术馆,2005年参加威尼斯双年展。
《红色的早晨(地狱)》,吉尔伯特和乔治,1977,摄影拼接,112万美元成交。
此外,吉尔伯特和乔治的作品被世界最著名的美术馆收藏。英国最有声望的泰特美术馆甚至在2007年为他们举办了规模最大的回顾展,这是泰特首次为在世艺术家举办展览,也是首次为英国本土艺术家开展,这次展览占了泰特整整层空间。
吉尔伯特和乔治1993年在中国
那时候中国刚刚开始接受西方文化,我们去中国的飞机上装满了西方人。在中国的时候,每天晚上都有很盛大的宴会,平均一个晚上我们能见到100个人。开幕式非常盛大,因为有很多人找我们签名,所以我们不得不配备保镖。我们在开幕式上说了一小段话,我们觉得中国人特别好看,我们一辈子也没有见过这么多好看的人,我们很喜欢北京。
—— 吉尔伯特和乔治
对今天的吉尔伯特和乔治来说,也许所有来自艺术界的认可,也抵不上普通观众对他们作品的一次默默注视。 尽管他们所做的艺术一直以来以奇异纷呈和怪诞不经著名,可是让人惊讶的是,在他们的艺术层览上却经常会看到很多伦敦的普通市民,甚至一些从不对当代艺术感兴兴趣的老年人也来看他们的展览。
《动物之园》,吉尔伯特和乔治
吉尔伯特和乔治几十年都生活在伦敦东区,从历史上看,东区一直是伦敦“穷人的大熔炉”, 移民和罪犯的藏身处。20世纪70年代以来,来自孟加拉国的移民创造了巨大的种族紧张关系,宗教原教旨主义有着显著的上升,这一切对于吉尔伯特和乔治来说,都是艺术创作的沃土。死亡、希望、生活、恐惧……这些都发生在吉尔伯特和乔治家附近。家就是理想的观察点,而那个丰富、杂乱又动荡的东区则是“艺术灵感地”。
吉尔伯特和乔治在自己的作品《怪相杰克》前
吉尔伯特和乔治使用的图像,几乎都是在伦敦东区步行可及的范围收集的。而那些寻常伦敦人,也从吉尔伯特和乔治的作品中,感受着真实的伦敦。
伦敦人说,在这些作品中,他们看到了伦敦的孤独,以及他们自己的孤独。这也许是吉尔伯特和乔治的作品最精准的注脚。
真正妇孺皆知的艺术家
今天的英国,吉尔伯特和乔治是少有的名气堪与英国女王、贝克汉姆相比的艺术家。 有一次, 一位正当红的女歌手邀请他们共进晚宴,远远有一位女士向他们这一桌走过来。女歌手急忙用眼色示意身旁的保镖,正要阻止,这位女士却径直走向吉尔伯特和乔治,向他们讨要签名。吉尔伯特和乔治事后回忆起这件事,带调皮的语说,他们几乎能听见女歌手气得从牙根里传出的咆哮。
他们一直都是这个世界上最幸福最成功的艺术大师
我认为我们大概对生活和艺术有些影响。我们有一大群追随者,平民普通蓝领。我们不了解其他艺术家,我们不可也不想知道。艺术家总是善妒的。
—— 吉尔伯特和乔治
吉尔伯特和乔治非常欢被人认出来,也非常享受人们的喜爱,因为,“我们的创作正是为了他们的。”
还记得上世纪60年代吉尔伯特和乔治创作之初的艺术宣言:“艺术为人人”,现在回头来印证,这对艺术伴侣几乎是在用半生时间实践他们的艺术承诺。
《女孩》吉尔伯特和乔治,2011.
回溯吉尔伯特和乔治创作之初的六十年代,那是动荡而传奇的年代。当身边所有朋友都奔向喧器的乌托邦时,吉尔伯特和乔治选择了以“雕塑”般冷静的方式面对青春的狂欢;而当高涨的理想退潮,派对散场,曾经激进、热血的青年也迅速消失不见,人们纷纷向世俗或时间妥协,只有吉尔伯特和乔治,一直 “冷静” 地旁观着, “固执”地坚持着。
几十年过去,吉尔伯特和乔治的内心从未改变。
参考资料:
1. 吉尔伯特和乔治 —— 百度百科
2. 金泉《吉尔伯特和乔治:永远不与世界同谋》
番外
吉尔伯特与乔治是生活中的爱人,也是艺术上的伙伴,他们创造了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们的所有存在即是一件艺术品。
吉尔伯特和乔治,《胡须联合国》,2016.
他们将他们自己,他们的想法和他们的感觉融入到他们的艺术当中。他们的图片都是捕捉人们的日常生活,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情感和主题。从乡村田园诗到腐败伦敦的粗砺景象,从充满想象力的色彩鲜明的全景图到人类浩劫的考验,从色情广告到宗教教旨。他的艺术宗旨就是“为一切而艺术(Art for all)”。
吉尔伯特和乔治,《眼睛》,1992
.
吉尔伯特和乔治在艺术界里是很奇特两个人,他们曾公开了他们的保守党派政治观点,并赞扬玛格丽特 · 撒切尔夫人。提起这位好友,乔治声称他们虽然反叛世界,活在体制之外却从未反体制:“左等于好,艺术等于左,当然在艺术界里你不允许成为保守党。流行歌手和艺术家都是如此特别,我们都是前卫的,又如何能让每个人都持有相同的观点呢……我们都非常钦佩撒切尔夫人,关键是她为艺术贡献了很多。社会主义宣扬人人平等,而我们想要与众不同。” 他们评论朋友威尔士王子说:“我们也很喜欢威尔士王子,他是一位绅士。”
标签:  手淫导致的早泄阳痿 夫妻性生活每月正常过几次 男士性生活多长时间是正常的 吉尔 乔治 伯特
文章来源:费洛蒙的情趣世界
文章链接:
版权所有 转载时必须以连接形式注明作者和原始出处
- 上一条:男人不戴套套的五大借口
- 下一条:亲爱的,我们一起晨练吧!
- 微信访问,长按公众号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搜索公众号:费洛蒙的世界商城关注我们 - 微信访问,长按二维码添加微信客服
复制微信号:18002554425添加朋友